八九十年代最经典的10款进口香烟,抽过两款以上的,绝对是有钱人
发布时间:2025-08-28 22:13 浏览量:2
那会儿一包进口烟,真能顶上普通人一天的工资。友谊商店的玻璃柜台里,红的白的蓝的,排得整整齐齐。你要是能随手掏出一盒放桌上,不用多说,周围人心里就知道:这位有门路,也有点底气。别说抽,很多人那时连见都没见过几次。你数数,下面这10款你碰到过几种?
92年前后,四块多到五块一包,广东更好买。白底金边,盒盖一开,金线一圈,体面。喝早茶的人最爱,虾饺上桌,先把希尔顿往茶杯边一靠,递烟就是礼数。有次去广州亲戚家,长辈递我一根,我不敢真点,就夹着学样,装一回大人。那时谁兜里有希尔顿,基本不差事。
云丝顿更有江湖气,93年六七块,各地差一点。红白分明的盒子,辨识度高,舞厅里灯一照,远远就看见有人扬着那抹红。薄荷版也火,台球房的年轻人爱它的劲道。说句题外话,那会儿发胶味、香水味、烟味,混在同一个夜晚,糊成一张青春的底片。云丝顿就挂在那张底片上。
英国味儿,黑盒配金Logo,一拿出来就自带“绅士滤镜”。92年九块到十块,算高段位。上海股市大户室里,穿皮尔卡丹的老板,用登喜路点上一根,盯着行情屏不眨眼。它不是热闹的烟,它是安静的面子。会抽登喜路的,多半不张扬,但账上有数。
乐富门是深蓝色的稳,91年五六块。盒面皇冠一顶,手感硬挺。那几年欧洲赛车火,乐富门赞助的车队上镜多,电视机前的小伙子一看车就想起烟,一看烟又想起车。酒吧柜台后面,蓝盒子常常摆在中间,老板说这款回头客多,口碑靠的是“顺”。
红白王者,牛仔广告把自由写到天上。90年代初十块上下,友谊商店能到十二。录像厅里放《英雄本色》,有人学发哥用钞票点火,当然大家都是拿废纸过把瘾。北京的柜台最懂陈列,把万宝路摆在正中央,让你看见它就觉得自己也能驰骋草原一回。很多人第一根进口烟,就是它。
蓝底金环,三个5金灿灿,远看就认识。93年八九块,走边贸的倒爷最爱成箱带。那会儿谁家客厅茶几上放着一盒555,亲戚一来就先指着那圈金环寒暄两句。体育迷还记得,赛车、拉力赛上满眼的“555”涂装,连不抽烟的,都被那股子速度和轰鸣带起来了。
薄荷阵营的门面担当。92年五块上下,南方更受欢迎。夏天闷热,开着吊扇,汽水咕嘟一声,点一根沙龙,凉气顺喉而下。音像店门口的小青年,喜欢把这绿盒子别在牛仔裤后袋,转身时露半截,既给自己壮胆,也给同伴看。别嫌它清,能在黏腻的湿热里留条缝隙,已经很会照顾人了。
一眼就能认的细长支,酒红、紫金的那种长到夸张。94年九块多,女白领偏爱。有次去单位办事,前台小姐姐从抽屉里抽出一根摩尔,指间细细的,烟雾往电脑屏一飘,办公室一下就高级起来。摩尔不讲狠劲,它讲的是造型,走到哪儿都像在拍时装片。
名字就很直,盒面多半是红蓝配色,国旗盾牌那路子。95年四五块,批发市场常见。开小饭馆的老板爱买这一款,实惠,味道也不赖。那会儿有人把它当“入门级进口烟”,请客撑场面也够用。再说句闲话,街角小店的玻璃柜里,它永远和罐装咖啡、口香糖挤在一排,满满都是90年代的货架美学。
盒面一只狗头,老远看了就笑,接地气。90年代初三四块,沿海口岸流通多。长途大巴司机喜欢备一盒,困了来两口,精神就回来了点。狗牌不讲排面,讲实在。赶夜路的时候,它比那些“贵气”的牌子更像个同伴。你要问好不好抽?老烟枪说:“行,顶得住。”
那会儿能抽过两款以上的,基本都是“有钱且有门路”的主儿。你抽过哪几种?或者更狠的,收藏过那些空盒?扯了半天,又想起一句老话——一支烟一段路,当时一支真能扛一下午。等你下次路过老街的烟柜,不妨停一停,看看那些熟悉的颜色还在不在。